蔡司三坐标 工业CT 官方授权代理
网址地图|联系我们咨询热线:400-1500-108

行内新闻
News Center
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 > 行内新闻

“中国制造2025”:产品个性化与人才化

发布时间:2016-06-07 14:05:10作者:来源:点击:

   中国制造 2025

到了2025年,你能想象中国的制造业会是什么样子吗?参照工业信息化时代的说法,这一目标达成后,我们国家现有的制造业批量生产模式将全部升级为全自动、个性化的单一生产模式,也就是说,生产出来的产品都是根据客户各自的需要灵活定制的,因此,在某种意义上讲,客户参与了整个产品的设计与制造过程,每个产品都是独一无二的,以往引以为豪的大工业批量化生产模式将退出历史舞台。

这是一次重大的产业变革,我们如果能够顺利完成,近年来由于人工成本上升造成的红利消失现象,将不会再影响我们,转移到东南亚等国家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,对我们也不会构成威胁。但我们有足够的化与个性化,我们与大数据的时代背景完全融合,这是现实目标的关键。

随着向“中国制造2025”的不断推进,产、供、销一体化与数字化将日趋成熟与完善,我国的劳动生产率将很大提,据有关部门估算,到2025年,劳动生产率较现在将提20个百分点,尤其在机械制造、化工、机电等领域将快速提升,预计达50%。经济学家预测,近几年的产业结构调整,有望在未来五年内完成,到2025年前后将形成一个全新的数据化规模经济,届时中国经济将发生巨大转折,新的产业引擎会将我们带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。

短期来看,这种新型的定制化生产模式必然不会是廉价的,与传统批量化生产相比,产品的价格一定会上升,但从长远来看,靠打价格战为主要手段的严酷竞争已经难以为继,其终结果只能是生产者与使用者的两败俱伤,只有个体化生产才能在提质量与性能上做好文章,同时会把价格因素当做化服务的重要内容,并通过技术创新来加以实现。

“中国制造2025”作为我国的战略发展规划,不仅要对产业的发展做出前瞻,也要对社会各层面可能产生的影响做出预测与评估,比如对劳动力市场形成的冲击,因为大数据、物联网、机器人等等这些东西如果实现,必然会导致大量人员下岗,但这并不是意味着这些劳动资源的闲置。新的产业不仅仅需要个性化的产品,同时也需要形形色色,个性化的劳动者。到那时,传统意义上的体力劳动者将不复存在,产业的每一个对应位置上,都将有对应的管理者以及维护者。在生产线上从事简单的重复式劳动的传统工人形象将成为记忆。

可以确定,那时的劳动者需要有比较的水平和技能,“通用型人才”不再吃香,“型人才”将受到青睐。由于大量劳动者与岗位需求之间存在供需断裂,这就需要政府与企业积承担起继续教育及岗位培训的责任,对社会即将面临的问题进行提前消化,以免累积到后造成更大更多的社会问题,这些都是需要考虑解决的。

不妨借鉴一下欧美一些国家的经验,对企业担当社会责任进行必要的建制立法,通过立法让企业承担起教育与培训员工的义务,同时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,适当限制员工的随意跳槽行为,做到责权利的对等。我国这方面尚有很大差距,各产业的技术人员和技工都严重缺乏,流失现象普遍,企业对此无奈,员工也有员工的无奈。教育跟不上是一大原因,但立法跟不上是妨碍改变的主要原因。本刊对行业企业进行过问卷调查,68%的受访企业都表示要完成产品的转型和升级,缺乏技术人才是其中主要难以解决的问题,“型人才”短缺已经成为“中国制造2025”前进道路上的大障碍。

其实说到底,在即将到来的工业信息化时代,大的问题不是机器取代了人,而是人如何去适应更的要求。要完成这一划时代的伟大变革,无疑需要全社会的大整合,这样的整合,需要人本身的升华与蜕变,就如同近代工业革命以来,随着民主与科学的兴起,欧洲贵族作为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已逐渐消失了,但它的后裔们依然活在世间,不同的是他们不再享有特权,而只是现代社会的平等公民,这正是时代的造化。所以我们面对一个新时代,需要做的就是转变自己,去适应一切

HOT PRODUCTS推荐产品